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有一座生态桥。这一“生态廊道”是我国首条城市公园的生物通道,在国际上这类设计也不多见。
占地近7平方公里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被北五环路分割为南北两区。这座生态桥则为栖息在公园里的小型哺乳动物和昆虫搭建了往来的通道。桥上种植了大量华北地区的乡土植物品种,营造了适宜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生长的“近自然”环境。
“生态廊道”长约270米,桥宽从60米到110米不等。在桥面的树林中还设有一条6米宽的道路,可供行人和小型车辆通过。
这座生态桥是由北京林业大学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设计完成的。设计师田园说,“生态廊道”的建成,不仅满足了道路交通与森林公园景观的综合要求,也为生活在该区域的上百种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和昆虫提供了迁移和传播的途径。动物们可以通过这条通道,在公园南北两区之间自由活动。它们的往来走动也有利于植物的繁衍,可以充分保护公园的生物多样性。
在“生态廊道”的建设中,进行了多项景观生物通道技术的试验和论证。为了减轻桥的负重,将绿化用无机轻质土和普通土壤按照1∶1的比例进行混合,在充分保证土壤养分、植物固定效果的基础上,比单纯使用普通土壤减轻了1/4的荷载重量;采用“植物隔根防水技术”,避免了植物根系生长对桥梁建筑造成的危害;利用“蒸汽阻拦层”应对桥体气温变化,使土壤保持适宜植物生长的温度;采取了管道填埋的滴灌方式,水分直接在植物根部被吸收,既有利于水的节约,又避免了桥面浇水对桥下的影响;为了保护动物的生活环境,“廊道”上灯光也进行了必要的处理。
业内专家评论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生态廊道”的建成是首都生态建设的又一亮点,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在筹办奥运会这项庞大而繁复的系统工程中,设计师和建设者还惦记着松鼠、蝴蝶、小鸟这些所折射的对环境、生态的友好和关怀火星电竞官网中心,是“绿色奥运”一个具体体现。
北京奥运盛会之时,原本在秋季开花的菊花将在奥运园区绽放。北京林业大学花卉专家引进的18个盆栽菊花新品种,将为首都北京锦上添花。
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和世界著名花卉。在2005年奥运用花展览会上,园林学院戴思兰教授没有看到菊花的倩影。北京奥运盛会怎能不见菊花呢?她将课题组引进、培育的菊花新品种送到了此后的一个展览会上。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棵棵色彩靓丽的菊花经受了高温、高湿和暴雨的考验,未加特殊养护,没有一棵替换,始终花开不败,终于赢得了奥运会指定用花的“入场券”。
经过努力,这18个盆栽菊花新品种非常适合北京地区生长,不但花大色艳、花期长,而且抗逆性强、便于栽培管理。奥运期间,将有至少200万盆多种花色的菊花美化奥运场馆环境。如此大规模的秋菊夏开,在菊花栽培史上还不多见。
据戴教授介绍,盆栽菊花花朵硕大、着花繁密、色彩鲜艳,在园林景观的布置中可以形成较大的色块,在大规模的花卉布置中能得到广泛应用,是节日花卉装饰的极好材料。
戴教授说,在中国历史上,菊花是亲近自然、昭示节令、寓意丰收、健康长寿、喜庆祥和的名花。在奥运盛会上展现北京市花菊花的魅力,有利于促进中国菊花文化的回归。
在前不久揭晓的北京奥运花坛设计大赛中,北京林业大学3位研究生苏怡、汪昕梦、张云路,以“童心盼奥运”为题设计出的佳作获得了一等奖。
“童心盼奥运”作品融合了奥运、绿色、童趣、雕塑、风车等元素,用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反映出了全民参与奥运的精神。设计者大胆地采用了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传统年画形式,体现了奥运主题,寓意深刻,引人遐想。
这一设计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在于把奥运与北京当地文化的结合展现得比较自然。大学生们将花坛设计在了北京市井文化的源头什刹海,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浓郁的北京本土文化。花卉花坛品种则主要选用了花色多样、花期长、易管理的百日草、四季秋海棠、长春花、彩叶草、马齿苋、三色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