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5月7日电(王石磊 马冀)近期,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就医需求,切实做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等知名中医医院深度合作,邀请国家级中医医院知名专家齐聚冰城,为市民诊疗疾病。由于中医门诊受到大部分市民的青睐,如何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药,确保在使用中药时能够安全、有效,成了百姓热议话题。在此火星电竞官网中心,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何秀权为大家进行专业解读。
1、 中药应该什么季节吃?什么时间吃?何秀权:中药的服用并不完全限定于特定的季节,但中医理论强调“顺应四时”,意味着治疗和用药应考虑到季节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这是因为不同季节人体的内在环境和外界环境发生变化,中医通过调整治疗策略来适应这些变化,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但是,中药的使用虽有季节性考虑,更多的是依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和体质。春季适合用来疏肝解郁的药物,如柴胡、郁金等;夏季可以使用清热解暑的药物,如金银花、菊花;秋季适合用来润燥的药物,如玉竹、沙参;冬季适合用来温补的药物,如肉桂、附子。中药服用时间依照具体情况而不同,一些需要空腹吸收的药物,如补药建议在餐前半小时到一小时服用,以增强吸收和发挥最佳作用;对于那些可能引起胃部不适或具有较强烈刺激性的药物,建议在餐后半小时服用,可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需要白天发挥作用的药物,如提神醒脑或补充能量的药物适合在早上服用,而安神助眠的药物应在晚上服用。2、中药到底应该凉服还是热服?何秀权:中药的服用方式,是否应当凉服还是热服主要取决于药物本身的性质和目的,以及患者的体质和具体病情。首先考虑药物性质,寒凉药物通常建议热服,以减少其寒性对胃肠的刺激;温热药物可凉服,但适当加热增强其温阳作用,更好发挥药效。从治疗目的出发,寒性疾病如感冒发热时,通常使用温热性中药,适合热服,以助于驱散寒邪;治疗热性疾病如清热解毒,凉服可以增强清凉作用,帮助降低体内热量。根据患者体质区分,寒性体质,表现为常感觉手脚冰冷、容易腹泻,建议热服以帮助增温调理;热性体质,表现为容易感到热、口渴、大便干燥,更适合凉服或室温下服用中药。一般情况下煎剂在制备后需要温热服用,丸、散等制剂则根据具体药物指示服用。另外,补药如补气血、温阳药,建议温热服用;需要晚上服用的,如安神类药物,可室温或稍温服用,以免过热影响睡眠。总之,中药是否应该凉服还是热服需要根据药物的特性、治疗目的以及个人体质进行综合考虑。最好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确定最适宜的服药方式,以确保安全有效地达到治疗效果。
2、 3、吃中药期间,同时吃西药会有相互影响吗?有哪些忌口?何秀权:建议中西药之间至少间隔1到2小时,避免药物间相互作用影响吸收和药效。应避免辛辣、生冷、油腻食物,某些特定药材还需避免与茶、萝卜等食物同用。4、中药一般需要吃多久?应该怎样存放中药?何秀权:中药的疗程根据疾病的性质和病情的轻重,一般为一周至数月不等。中药应存放在干燥、避光、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高温和潮湿,确保药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5、中药可以长期服用吗?服用中药后感觉不适如何处理?何秀权:部分中药可用于长期调养,如养血安神的药物,但大多数中药建议按疗程服用,过长时间服用需要医师指导。如果在服用中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师,以便及时调整药物或处理可能的副作用。6、中药是否所有人都适用?何秀权:中药虽然自然,但不是所有人都适用。例如,有特定体质、孕妇、老年人及患有特定疾病的人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孕妇使用中药需谨慎,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因为某些药材可能对胎儿有影响。小孩使用中药时剂量通常要低于成人,且要考虑到孩子的体质和发育阶段,最好由儿科中医师指导用药。7、煎中药时,需要注意什么?何秀权:煎中药最好使用清澈的冷水,理想选择是软水,如井水或纯净水,避免使用自来水中的氯对药效产生影响。一般推荐将中药材放入冷水中,浸泡30分钟,使药材充分吸水膨胀,有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在煎药时首先用大火快速将水烧开,然后转用小火慢煎,以防止有效成分被破坏。煎煮初期可以加盖,待水沸腾后应打开盖子,避免水蒸气中的油脂重新凝结,影响药效。水量通常按照药材重量的8-10倍添加水,第二次煎煮可适量减少水量,保证药液浓缩。
3、 理想的煎药容器是砂锅,陶瓷或玻璃制品,因为这些材质不易与药材发生化学反应,能保持药物的纯净和有效性。如果在煎煮过程中水分蒸发过多,可以适当添加热水继续煎煮,但应尽量避免此情况发生,以免影响药效。根据药材的类型和处方要求,通常煎煮一到两次。硬质药材或根茎类可能需要煎煮更长时间或多煎几次以充分提取有效成分。常见的辅料包括姜片、大枣、蜂蜜等,它们可以增强药效、调和药性或改善口感。除非药师特别建议,通常不推荐在煎药过程中添加糖或其他调味料,以免影响药效。绝大多数情况下,药渣在两次煎煮后可以丢弃,但某些特殊药材如枸杞可留作泡茶或煮粥使用。煎煮好中药后应该趁热过滤,放久了药渣会吸附有效成分。8、中药特殊的煎煮方法,先煎、后下、包煎是怎么回事?何秀权:中药的煎煮方法有许多特殊的技巧和规则,这些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取药效成分,同时避免一些敏感成分的破坏。其中,“先煎”“后下”和“包煎”是三种常见的煎药技巧,每种方法都针对特定的药材或治疗需求。先煎适用于一些硬质药材或需要较长时间煎煮才能释放有效成分的药物,适用药材如骨碎补、牡蛎(蚝壳)、龙骨等较硬的矿物或根茎类药材,方法是将这些药材先放入煎药壶中,煮沸后再加入其他药材,通常先煎20—30分钟;后下适用于一些药效成分容易挥发或热敏感的药材,适用药材如花、叶类药材,或一些香料等,方法是将这些药材在煎煮过程的最后5—10分钟加入,以减少有效成分的破坏;包煎适用于一些小颗粒、粉末状或需要隔离煎煮的药材,适用药材如蒲黄、藏红花等或需要被隔水煎煮的药材,方法是使用纱布或其他透气材料将药材包裹起来放入煎药壶中煎煮。这种方法可以防止药材直接与水接触,避免药材丢失或粘壶。这些煎煮技巧的使用有助于更好地操控药效的释放,使治疗效果更加准确和高效。煎煮中药时,正确的方法和时间的掌握至关重要,它们直接影响到药效的发挥和疗效的实现。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医嘱或药典的指导进行,确保每一种药材都能在适宜的条件下释放其药用价值。有些中药是不宜煎煮的,如不溶于水的青黛,遇水即化的芒硝,一些药材如珍珠粉、蛇胆粉等细小粉末,不适合煎煮,通常是直接冲服。最后,何秀权表示,市民朋友们如果有关于药物咨询需求,欢迎大家到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药剂便民门诊进行免费咨询,有中医诊疗需求的患者,可以到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北京知名中医专家特需门诊进行咨询诊疗。(完)